立夏,進入夏季的第一個節(jié)氣,代表著要和春天揮手告別,夏天正式登場。整理了一下4個關于立夏的習俗,希望大家在了解之后可以耐心地講給自己的孩子聽。
立夏習俗一:迎夏
在農諺中有“立夏看夏”的說法,其意思為立夏的時候,夏天要收的農作物已經進入到了生長后期,基本大局已定,收成在立夏這日就能看出來。
在古代,我國作為農耕社會非常重視立夏這一節(jié)氣。每到立夏這日,無論君臣都要穿一身朱色的禮服,并配上同色的玉佩、馬匹、車旗,在皇帝率領下來到京城的南郊,舉辦迎夏儀式,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期望,儀式結束后就會指派眾多官員趕往各地勉勵農民們抓緊耕作,用努力和勞動換一個豐收年,百姓們也能吃飽穿暖。
立夏習俗二:稱體重
如今都說“立夏不減肥,夏至徒傷悲”,但古人卻不這么認為,很多朝代都是認為胖為美,胖代表著福氣。可進入夏天,天氣炎熱起來人的食欲會被影響下降,再加上消耗大,人就會消瘦下來,從而影響健康。
人們就在立夏定下了稱體重的習俗,傳說稱了體重之后,大家就不會在夏天消瘦,病痛也不會纏身,所以每當立夏吃完午飯,人們就會在村口處架上一桿大秤,秤鉤懸掛著一把凳子,大人小孩都輪流坐到凳子上稱重,專門的司秤人要一邊打著秤花,一邊講著重量和吉利話,秤老人要祝老人長命百歲,秤姑娘要祝姑娘找個好婆家,稱孩子則要祝孩子能考上狀元去做官。
立夏習俗三:掛雞蛋
古有諺稱:“立夏胸掛蛋,孩子不疰夏”,疰夏又被稱為苦夏是夏季里的常見病,由夏日的炎熱導致身體出現(xiàn)乏力、消瘦、厭食等情況,小孩尤為容易患上疰夏,但如果立夏這天給孩子胸前掛上雞蛋,孩子就不會得疰夏。
大人們就紛紛在立夏的中午,把雞蛋帶殼用清水煮熟,再用冷水浸泡幾分鐘把雞蛋的熱度降下來,最后用編織好的絲網(wǎng)袋裝上雞蛋掛在孩子的脖子上,將雞蛋垂在胸前。立夏習俗四:立夏習俗四:立夏飯
每逢立夏,在部分地區(qū)家家戶戶都會做上一鍋“立夏飯”,算是立夏的一種食俗,傳統(tǒng)的立夏飯會選用赤豆、綠豆、黃豆、黑豆和青豆,這五種顏色的豆子和大米混在一起上鍋蒸熟后食用。
立夏飯也被稱為“五色飯”,用五色代表著五行,寓意五行達到平衡,人們的身體會趨向于平衡自然,身體會更加健康。隨著時間的變化和對營養(yǎng)的追求,越來越多的人們會用雷筍、豌豆、蠶豆、胡蘿卜、臘肉或臘腸等食材來代替四種顏色的豆子做立夏飯,營養(yǎng)豐富,咸香美味。
老人說立夏這天吃了烏米飯一夏天就不用擔心被蚊蟲叮咬,還能保佑家人平安如意。